控制感染:
根据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参考病原菌的药敏测试结果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轻度感染可以口服抗生素,而重症患者则需要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请注意,如果可以使用窄谱抗生素,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导致二次感染或产生耐药菌株。
祛痰、镇咳:
在急性发作期患者接受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可以使用祛痰药和镇咳药物来改善症状。对于病情持续较长的患者,更应坚持服药以消除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氯化铵合剂、溴已新和维静宁等。中成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止咳效果,特别适用于老年体弱或痰量较多的患者,主要作用是促进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但是应避免使用强力止咳剂如可待因,以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加重呼吸道阻塞并引发并发症,进而导致病情恶化。
解痉、平喘:
目前有三种主要类型的解痉平喘药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选择使用。虽然并非所有患者在用药后都能改善肺功能,但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如果气道舒张剂使用后气道仍然持续阻塞,可以考虑使用皮质激素。
气雾疗法:
通过气雾湿化吸入或加入复方安息香酊,可以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如果痰液过于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声雾化吸入有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加入抗生素和痰液稀释剂。
负氧离子疗法:
负氧离子能有效地增强气管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以及肺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从而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肺活量、调整呼吸频率和缓解咳嗽等作用。负离子还可以促进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恢复粘膜的分泌功能。对于支气管炎、哮喘、儿童百日咳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
采用针灸、按摩、远红外热疗和靶向药物离子导入等综合治疗方式,可以使人体经络内外的气血畅通,阴阳协调,表里合一,濡养全身,达到治疗疾病的无形效果。这种疗法在数十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疗效。
注射疫苗:
可以使用气管炎疫苗,在发病季节前开始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剂量从0.1ml开始逐渐增加0.1~0.2ml,直到达到0.5~1.0ml的维持剂量。有效时应坚持使用1~2年。在发病季节前使用疫苗可以减少感冒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