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中药治疗 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

痛风是中医“痹证”范畴中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湿浊内生;脾失健运,无法将湿浊排泄掉;肾分清泌浊的功能发生紊乱,导致湿浊无法正常排泄。此时,若再加上酗酒暴食、劳累过度等因素的影响,就会促使湿浊在关节和肌肉中堆积,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引发痹痛,也就是痛风关节炎。如果湿浊之邪进一步伤害肾脏,就会导致痛风性肾病甚至慢性肾衰。中医辨证施治对痛风的不同类型有良好的效果。

1、湿热痹阻型

这种类型的症状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能近身,很难下床活动,白天症状较轻夜间症状加重,舌苔红黄,脉滑数。治疗宜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方剂用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淫羊藿、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脾虚湿阻型

这种类型的症状表现为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迁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食欲不振,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数。治疗宜健脾祛湿、泄浊通络。方剂用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淫羊藿、白术、川牛膝、石苇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仁30克,土茯苓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肝肾亏虚型

这种类型的症状表现为痛风长期存在,关节肿胀畸形,无法屈伸,严重时伴有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劳累或受冷加重,偶有低热,畏寒爱热,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疗宜补益肝肾、除湿通络。方剂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桑寄生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寒湿痹阻型

这种类型的症状表现为肢体关节剧烈疼痛,红肿程度较轻,热敷能缓解症状,关节弯曲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疗宜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方剂用乌头汤加减:制川乌、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薏苡仁、淫羊藿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水煎服。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