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习惯让大脑受伤

俗话说“要长寿,先养脑,养脑度百岁”,人体健康首先要关注脑健康。脑是思维的中心,控制着我们的身体。思想、信仰、记忆、行为、情感等都与大脑密不可分。国际脑研究组织的第四届神经科学大会将21世纪称为“脑的世纪”。

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对脑健康并不重视。据统计,我国的脑病患者每年都在增加,目前已经达到400多万人。国内知名神经外科专家XX表示,引发脑病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情绪紧张、压力、睡眠障碍和缺乏运动等。正是这些被人们忽视的不良生活方式让大脑承受不了重压。下面总结了6种不良生活方式,看看你符合其中多少。

一、烟瘾难戒: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脑血管痉挛、收缩、硬化和弹性减弱。长期抽烟会导致供血不足、脑细胞营养不良、脑功能减退等问题,如记忆力差、易失眠、过早衰老,甚至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

二、酗酒伤神:酒精不仅损害肝脏,还伤害脑部。少量的酒精可以刺激大脑,但长期大量饮酒会抑制脑细胞功能并导致中毒。这样,人的反应会变得迟钝,甚至出现精神障碍。酗酒者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要比普通人高得多。

三、持久疲劳:大脑拥有巨大的潜力,但也有其限度,无法无限制地消耗能量。如果人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晚上没有充分休息,就很容易导致大脑疲劳、功能衰退,出现失眠、血压波动等问题,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四、暴饮暴食:过度依赖珍馐美味,每餐都是大吃大喝,容易导致大脑早衰。频繁摄入鱼肉会显著增加大脑内的纤维生长因子。这种物质会促进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导致脑中促进血管硬化物质的滞留,从而减少脑部的血液供应,加速脑细胞的老化。

五、懒于运用脑力:一些老年人不愿意用脑,声称是为了养精蓄锐。然而,让大脑处于休眠状态,不阅读书报,不思考,最终只会加速智力减退,导致记忆衰退、反应迟钝、动作迟缓,最终可能患上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老年人的大脑也需要多用、多思考、多活动,不能让大脑闲置。

六、偏食严重:大脑功能复杂、结构繁多,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来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其正常工作。因此,丰富的营养、多元化的元素和足够的糖类对维持大脑的活力至关重要。脂肪对大脑的智力发挥有帮助,而蛋白质可以提高记忆力,矿物质可以调节脑细胞的生理功能。因此,为了保持大脑的正常功能,我们应该吃得更加均衡。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