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分享之心肺复苏的方法

首先要判断患者的意识

大声呼唤患者或轻轻摇动他,看是否有反应。靠近他的鼻子和嘴巴感受是否有呼吸。触摸他的颈动脉,检查是否有搏动,但切记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免带来危险。

确保气道畅通

将患者放在背部仰卧位,昏迷的人往往因为舌头后坠而导致气道阻塞,此时施救人员应该跪在患者一侧,一手按住患者的额头向下施加压力,另一手托起患者的下巴向上抬起,确保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面,这样就表示气道已经打开了。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立即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检查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如果有搏动,只需要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最好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覆盖在患者的口部,以预防细菌感染。施救者应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然后迅速俯身,用嘴紧贴患者的嘴巴,将空气吹入。同时,施救者应该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为吹入空气而扩张。吹气结束后,松开捏住鼻子的手,让空气呼出,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需要进行1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患者一开始就没有脉搏,或者经过一分钟的人工呼吸后仍然没有脉搏,就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施救者首先找到按压的位置。沿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上摸到交接点,即剑突。以剑突为起点,向上找到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这个位置就是按压的点。施救者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十指交叉,掌根置于找到的位置上,靠上半身的力量向下垂直按压,胸骨下陷的深度约为4-5厘米,双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按下后迅速抬起,按压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注意:必须控制力度,不可用力过度,因为过大的力度容易造成肋骨骨折,进而刺伤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年人的骨质较脆弱,需要特别留意。


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

单人施救时,每进行15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就进行两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每进行1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就进行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脚,如果温度逐渐恢复,然后触摸颈动脉时发现有脉搏,就可以停止心肺复苏,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