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研究的长寿要诀

长寿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例如,秦始皇的一生就苦苦寻找不老药。但是,人终究有一死。尽管如此,人类也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使平均寿命不断提高。

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也就是说,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依赖于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的重要十二经脉和四十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汇聚于头部。

头顶中央(即前发际后5寸和后发际前7寸处)有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穴,项后枕骨一带有风池、哑门、医明、玉枕、翳风穴,两鬃有太阳、率谷穴,额前还有印堂穴。如果用梳子代替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针灸性”的按摩或刺激,将会疏通十二经脉,促进大小周天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的衰老,增强记忆力,醒脑提神。此外,还能消除各种劳累疲倦、失眠烦躁、三叉神经痛、偏头痛以及聪耳明目,甚至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美容效果。

因此,有人主张“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梳60-100次为宜。只要你坚持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食欲增加。由此可见,勤梳头确实是一种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经济的长寿保健方法。

二、脚称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

脚部被称为“三阴交之始,三阳交之终”,穴位多、位置低、血液供应少,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有26块骨,19块肌肉,33个关节,50多条韧带,50多万条血管,4万多个汗腺。

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相关全身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主要薄弱环节,容易受到寒湿邪气的侵袭。可见,人体健康与否与脚部健康关系极大,所以脚部的保健就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历代医学家认为,脚部保健并对全身健康有益的最重要方法是揉搓涌泉穴(即脚心中央凹陷处)。针灸经典文献《灵枢·本输》中说:“涌泉属足少阴肾经”,“肾出于涌泉”。

这意味着,肾经的气犹如水井中的泉水一样,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涌出来。长期以热水浸泡后搓揉此穴既可以温补肾经,益精填髓,舒筋活络,平衡阴阳,又可以舒通心肾,滋养肾水,抑制肾脏虚火,排泄体内毒素废物。同时,它还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保暖身体,缓解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此外,它还可以舒肝明目,清肺理气,祛风湿,助消化,通大便,止泻痢。涌泉穴还可以治疗头痛、疝气、肾炎、性功能衰退、小儿惊风、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心悸、咽喉肿痛、脚裂以及老年性四肢麻木等多种疾病。

正因为如此,涌泉穴被中外医学权威誉为“健身之穴”。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