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10大信号当心短命

身体出现这10大信号当心短命

对光线、噪音变得敏感。英国应对压力专家夏洛特·瓦茨指出,长期处于压力中的人会神经紧张,大脑长时间保持警觉状态,因此对周围的事物变得敏感。当光线和声音发生变化时,大脑就会发出警报。建议每天花半小时放松自己进行冥想,并在周末约朋友出去郊游,远离噪音,从而释放压力。

呼吸急促,全身酸痛。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研发部主任肖震宇表示,长期高负荷工作会消耗大量体力,导致肌肉和颈椎等部位出现酸痛症状。同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也增加,导致呼吸急促。建议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来缓解压力,提高氧气含量。最科学的呼吸方法是先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10至20秒钟,最后用力呼气。每天早、中、晚各进行3次,每次10分钟即可见效。

喜欢自言自语。肖震宇说,长期高压工作会让人陷入焦虑、无助和害怕的情绪中,因此对他人的看法和意见格外在意,担心自己的言行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时,人们会在潜意识中追求安全感。男性更倾向于独处以消化压力,而女性更希望表达情感,会变得唠叨或自言自语。建议关掉手机和电脑,偶尔摆脱外界干扰,适度放松自己,调整对自己的要求,以实现平和心态和缓解压力。

爱吃甜食。压力会消耗更多能量,因此身体对能量的需求会增加。这就可能导致人们更喜欢吃糖果、蛋糕等甜食。同时,甜食带来的愉悦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焦虑。很多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会暴饮暴食,从而刺激消化系统,引发便秘、腹泻等问题。当想吃甜食时,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或者吃一些水果、坚果等健康零食,满足口腹之欲。

普通工作难以完成。在压力状态下,人们对信息的把握和分析能力会受到影响。因此,平常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可能变得困难。肖震宇表示,压力会降低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从而影响工作效率。面对“困难”的工作,可以分步进行,适当降低目标要求。如果发现工作效率低下,容易犯错,可以调整工作顺序,先处理一些日常性的事务。如果持续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好考虑休假来进行调整。

睡眠时间减少,白天容易犯困。压力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或睡眠表浅。白天容易昏昏欲睡。此外,进入60岁以后,人们的睡眠时间会减少,睡眠质量也会逐渐下降。斯坦福大学的佛里德曼教授指出,进入老年后,身体各个功能开始衰退,人们对睡眠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外界干扰对睡眠有更大的影响。对于不同的人群,面对睡眠问题的应对也有所不同:对于年轻人因压力导致的睡眠问题,可以从自我调节开始,如在睡前进行深呼吸、冥想,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此外,增加运动量,注意饮食,避免在睡前吃太多或者完全不吃食物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老年人对待失眠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要因为无法入睡而担心。晚上睡不好时,可以在中午适当补充睡眠。每天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总想上厕所。当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总想上厕所是正常反应。但也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经常夜尿和尿意无法控制。这可能不仅仅是压力导致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身体老化的信号。英国的皇家萨里郡医院泌尿科专家克里斯托弗·伊登表示,从50岁左右开始,人们的夜尿次数明显增多。这是因为膀胱在40岁左右开始老化加速,一些人到65岁时就很难控制膀胱了。女性在更年期时,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组织变薄、无力,膀胱支撑功能下降,也可能导致憋不住尿。预防膀胱老化要养成不憋尿的习惯,尤其是教师、司机等职业人群要特别注意。睡前2小时不要喝水,睡前4小时不要喝太多咖啡、茶等饮料。

手抖。经常出现双手颤抖在医学上被称为“特发性震颤”,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20%会有这种问题。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高山表示,大多数人的手抖症状比较轻微,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这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可以考虑对症治疗。双手颤抖有时也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甲亢、脑卒中等疾病的信号,因此最好及时就诊以确定原因。

牙齿变长。英国中兰卡郡大学牙医学院院长约翰·科林恩博士表示,一些人在40岁之后,牙齿可能会变长。这实际上是牙齿发出的警报信号。通常情况下,人的牙齿在30岁左右开始变色,牙釉质变薄,而在40岁时,牙龈开始萎缩,牙根逐渐暴露,导致牙齿的长度增加约6毫米。此外,吃刺激性食物时会感到牙痛,牙齿变脆且出现裂纹,牙龈发红、出血,牙齿变松等都是衰老的表现。伦敦牙科美容中心的专家莫维恩·德鲁安博士建议彻底刷牙,用牙线清洁牙齿有助于预防牙龈萎缩,并保持牙齿的健康。此外,要认真清洁口腔卫生,刷牙不能马虎,口腔健康不仅与整个消化系统有关,而且口腔情况差也会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声音改变。朱高山解释道,70岁左右的男性声带软骨开始变薄,声带的稳定性也变差,使得发声的频率变高,说话的声音可能变得更尖。绝经后的女性因雌激素缺乏,声带容易肿胀,导致说话声音变得低沉。建议在生活中避免过度用嗓,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以免伤害声带。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