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物也有自己的克星

药物能够治疗孩子的疾病,但如果家长们不会合理保存,药物就会遇到它们的克星,不仅治不了病人的病,还可能变质,加重病情。因此,家长们应该注意一些药物的特点,看看你是否正确保存了药物。

1、怕微生物的药物

为了迎合孩子的口感,一些小孩子的药物被做成了糖浆,比如小儿止咳糖浆。这类药物中,因为含有大量的糖,一些细菌也很喜欢。如果盖子没有拧紧,细菌就容易进入并滋生。所以服用这类药物时,孩子不应该直接用口喝,用完后要拧紧盖子。同时最好在短期内用完,如果喝不完,即使没有过期,最好也不要再给孩子使用。

2、怕虫的药物

"膏、丹、丸、散"是中药制剂的特点,蜂蜜是常用的添加剂。所以在温暖的天气中,中药最容易产生虫子。所以在购买中药制剂时,虽然标明了保存时间很长,但一次也不要多买,抓紧时间用完。

3、怕光的药

西药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和抗菌药物。遇光后,药物的颜色会改变,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害的有毒物质。例如临床上最常用的维生素C片剂,如果在变质后服用,就会导致人产生胆结石。还有儿童常用的鱼肝油也很怕光,遇光后药效降低,孩子吃了药,佝偻病可能得不到纠正。

4、怕湿的药物

药物应该保存在干燥的地方,防止潮湿。有些药物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比如儿童类风湿常用的阿司匹林。它吸潮后会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产生浓烈的酸味,对胃的刺激性大大增加,严重的话可能导致胃黏膜出血。

5、怕热的药

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每升高10度,化学反应速度就增加2-4倍。因此,一般药物通常应该保存在低于20度的温度下。而一些特殊的药物,例如抗病毒的干扰素、增加免疫力的丙种球蛋白等,应该放在2-15度的冰箱中保存,否则容易降低药物的效力甚至发生变质。

总之,家长们购买回来的药物,一定要先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指导合理保存药物。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