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是与正常肺部结构有所不同的影像学表现,通常通过胸片或肺部CT检查可以观察到肺内微小结构。那么肺部结节具体指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肺部结节的定义
在临床上,肺结节按照大小进行分类,小于3cm的称为肺结节,大于3cm的称之为肿块。肺结节也可以进一步分为小于1cm的肺微小结节、1-2cm的肺小结节和2-3cm的肺结节。肺结节可以是单发或多发的,单发结节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其中良性结节通常与肉芽肿、错构瘤、肿大淋巴结或炭末沉积有关。
肺部结节的形成原因
1. 恶性疾病
肺部结节可以是原发性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肉瘤等恶性肿瘤的表现,这些肿瘤会引起肺部组织和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影响肺部功能,导致结节的形成。
2. 职业因素
经常接触石棉或氯乙烯等有害物质的人,一旦吸入肺部,会导致肺部受到损伤,进而更容易形成肺部结节。此外,长期在粉尘环境下工作但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人也可能导致肺部功能损害,从而引起结节的出现。
3. 感染因素
感染结核菌、蛔虫病、细菌性脓肿等病毒和细菌也能导致肺部结节的形成。此外,血管发生病变也是肺部结节的原因之一,当肺血管出现海绵状血管瘤、肺动脉畸形或毛细血管扩张等病变时,可能出现结节的形成。
肺部结节的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
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结节明显肿大或具有恶性特征,如分叶状、固体成分明显增多或胸膜萎缩等,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并根据病理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放化疗。
2. 定期检查
大部分肺部结节是良性病变,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一些良性结节可能会有恶变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每6个月至1年进行随诊胸部CT,观察结节大小的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肺部结节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形成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