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可贴是家庭急救箱里的必备药品。很多人认为,只要是伤口,都可以使用创可贴。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伤口都适合使用创可贴。专家表示,创可贴的基本作用是止血,虽然它也具备消炎抗菌的功能,但并不能完全抗菌消毒。而且创可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伤口感染。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创可贴呢?
首先,在表皮层轻微擦伤或出现皮肤红肿时,不能使用创可贴。因为这样只会让伤口无法透气,导致伤口感染,延长愈合时间。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让伤口自然愈合即可。
其次,在大面积伤口或出血量较大的情况下,不宜使用创可贴。应该及时就医,尽量在16小时内到医院就诊,否则伤口不易缝合。
第三,如果伤口不干净或伤口内有异物,也不能直接使用创可贴。这样做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就医进行清创、消毒、止血和包扎等处理。必要时,应及时打破伤风针。
第四,如果伤口被污物污染、有分泌物或脓液,也不能使用创可贴。这样反而会让伤口在不透气的环境下进一步受到细菌感染。正确的做法仍然是就医进行专业处理。
第五,在被动物咬伤的情况下也不适合使用创可贴,应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处理。
一般情况下,创可贴适用于伤口没有伤到肌层、出血较少且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在使用创可贴时,如果伤口没有被水浸湿或受到污物感染,可以在24小时内不更换创可贴;如果伤口被水浸湿或受到污物感染,应及时更换创可贴。更换之前,应先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然后贴上新的创可贴。另外,第一次贴创可贴时,应先将伤口清洗干净(最好使用3%的双氧水冲洗)后再贴上。如果皮肤损伤比较深,并且无法立即进行处理,可以先用清水清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