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下面为大家介绍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要求:

1、热量。若无发热及并发症时,成人每日热能宜约2000千卡。若有发热等情况时可供给热量约2400千卡。肥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限制热量、控制饮食,避免影响肝功能的恢复及脂肪肝的发生。

2、蛋白质。肝炎患者应供给高蛋白质饮食,每日每千克体重约1.5~2克,全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00~120克,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5%~18%。如有腹水而并无血氨增高的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供给蛋白质2~3克。

3、糖类。宜占总热能的60%~70%,不宜过多。除饮食之外,不宜过量摄入葡萄糖和水果糖,特别是肥胖者。

4、脂肪。每日脂肪摄入量约为60克,或占总热量的20%以内。

5、维生素。当肝脏遭受损伤而发生肝炎时,常使许多维生素的吸收、代谢受到影响。因此,饮食中应注意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物。

6、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或软饭。食用时减少产生胀气的食物。烹调方法宜多用蒸、煮、汆、烧、烩、焖、炖、卤等。

总的来说:规律生活很重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营养,坚持做早操,劳逸结合。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