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腹膜炎的定义
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膜腔内发生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与二次性腹膜炎不同,原发性腹膜炎并不伴随腹腔内脏器的感染或损伤,其根本原因往往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如肝硬化和腹水)密切相关。患者腹膜腔内由于肝脏功能减退,导致腹水积聚,进而形成感染的温床,成为原发性腹膜炎的高危因素。
二、病因及危险因素
原发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多为细菌性生物体,特别是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是该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例如,肝硬化患者因为肝功能障碍,产生的腹水不能有效排除,从而导致感染风险增加。此外,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也可增加发病机率。某些患者的腹水中可能存在潜在的细菌,且这些细菌在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腹膜炎的发病。
三、主要症状
原发性腹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一般较为急性,且会迅速加重。腹部触诊时,医生可能会发现腹部对压痛敏感,常伴有腹膜刺激征。而对于已有腹水的患者,需特别注意观察腹水的变化,若突然增多或变浑浊,均应引起重视。此外,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性症状。
四、诊断方法
原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抽取腹水,通过细菌培养确诊是否存在感染。同时,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患者的菌血症和炎症程度,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则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基础疾病。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及CT扫描可用于排除其他类型的腹膜炎及确定腹水的性质。
五、治疗方案
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案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的使用,其选择应基于细菌培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通常,医生会选择广谱抗生素佐以支持性治疗以应对感染的症状。此外,对于伴随腹水的患者,应考虑消除腹水的相关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严重患者可能需进行腹膜透析或手术干预。有研究表明,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恢复率与生存期。
六、预防措施
在肝硬化患者中,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预防性。定期监测患者的腹水状况、加强日常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与疫苗接种等,均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此外,患者应避免自我用药,定期追踪随访,及时就医,能够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的感染,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